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部署推进会29日在四川成都举行,会议实地了解四川省和成都市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的实践探索,部署落实《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》,同步推进破解基层治理“小马拉大车”突出问题等重点工作。
中央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,要不断深化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规律性认识,明确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使命任务。要持续推动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。要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,着力破解基层治理“小马拉大车”突出问题,持续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、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,切实为基层减负,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、开创新局面。”
微信作为居民日常沟通交流及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,自然也是基层干部、微网格长、(微)网格员与居民群众重要沟通途径。过去,因为微信工作群过多过滥乃至形式主义问题,已成为了基层工作的负担。然而,针对当前基层工作任务繁重、事务繁琐问题,通过有效治理微信工作群,加上引入智慧化系统,既可以实现减少人工工作量,合理分配任务、整合资源,避免集中或重复,实现为基层干部减负赋能。
第一时间捕捉事件“苗头”,在“成都迪士尼”成为网络热搜词之前,玉林北路的网格微信群里就已经有了一些群众在发声:“居民反馈玉林七巷持续噪音扰民”,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出面对居民进行了情绪安抚,并在了解事件始末后将情况上报,迅速做出反馈。消息第一时间知道、居民情绪第一时间捕捉、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响应安抚,“危与机”并存的突发事件在萌芽状态被发现、引导,变成一次“有人情味”的基层拉练,这一切得益于自2023年2月就在武侯区开启的“楼栋12345项目”,其中由社治无忧研发并提供代运营服务的“网格社群通”居民微信群,正是此次事件苗头被“嗅到”的地方:以楼栋为单位设立“微网格长”,建立居民群,畅通居民沟通渠道,精准服务响应,推动居民“有事找微网格长,有话楼栋群里讲”,正是此次突然热点事件良性发酵的关键。
“停水停电的信息,社区老年人体检,51长假去哪里玩,年轻人的就业机会,打开我们社区的社群就知道了。”社区居民说道。“以前一个社区有几十个群,许多甚至是重复的,网格员要把同样的消息复制粘贴转发几十次,现在通过网格社群通一键发送,省时省力不少。”牛市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网格社群通- 一键转发
簇锦街道居民在社区群里提出问题“烧烤店排烟管道进小区,油烟重,噪音大”,反馈后经社区出面协调处理,相关部门到现场督促店铺进行了整改。实际上随着职能部门下沉街道,城管、公安、房管等条线力量都在逐渐汇入社区的“朋友圈”。这种模式有助于加强社区治理,确保事事有回应,当好群众的服务员。群众的声音能够得到充分听取和回应,有利于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,维护群众切身利益。
通过居民在社群中“随手拍”反馈,网格员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电动车飞线充电、井盖塌陷、人行道砖块缺失等影响居住安全和行人正常通行的问题,网格员将情况通过图片反馈到工作群,社区工作人员再及时协调处理,形成了高效的隐患排查处理链,安全隐患得到了快速解决。除此以外,社区的专属网格员能在线上网格社群中,面向社区商家充当社区“大喇叭”,发放安全生产手册,安全生产公益广告,线下走访沿街门店讲解安全常识,普及火灾预防、自救和逃生办法,同时,反复开展巡查,确保辖区各角落的灭火设备能正常使用。
安全隐患反馈处理
过去,有一种说法叫“能人治理”。换句话说,有“能人”,这个社区就能管得好,这让治理本身存在很大不确定性。网格社群通用技术赋能,通过社区知识库(社治无忧基于丰富的社区代运营经验,总结整理了居民在社群中各类高频问题及办事政策内容,在【网格社群通】建立了丰富的【知识库】,定期配置并更新完整、严谨、统一的答复内容。(微)网格员可以在群聊中选择话术,进行高效便捷的一键回复),为社区配备“标准化”能人,帮助解决一些居民普遍的诉求,提高基层工作效能、服务水平。
网格社群通-知识库
区县、街道通过建设“网格社群通”智慧应用系统,将微信群聊与基层治理相结合,架构化管理居民微信群,通过网格社群通,将基层工作的千条线,汇集成一张网。一方面,有利于助推政府精准施策、提高公共服务效能,有利于聚焦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;另一方面,让基层干部从冗余的信息和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,让基层干部专注于重要任务、重点工作。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。为民办实事、温暖百姓心。